学校开展防空疏散演练
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的防空安全意识、应急意识及国防观念,提升紧急避险、自救互救能力,9月18日上午,学校组织开展防空疏散演练,3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演练。
学校副校长刘朝雄讲话
演练前期,学校提前部署理论培训工作,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防空疏散专项理论课程,重点讲解防空警报信号分类(预先警报、空袭警报、解除警报)、不同信号对应的行动要求及完整演练流程,帮助师生提前熟悉关键信息,为后续实操环节筑牢知识基础。
演练正式启动后,参练师生严格依据信号指示开展组织疏散,安全工作人员全程引导,师生按照预设路线快速、有序撤离至地下人防工程,整个疏散过程紧凑有序、衔接顺畅,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。在地下人防工程内,心理辅导老师针对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,通过轻松易懂的互动交流、情绪疏导技巧讲解,帮助学生平复心态、正确认识应急场景;校医务人员结合校园应急实际,围绕心肺复苏基础操作等内容进行自救互救技能专业讲解,现场演示操作要点,助力师生掌握实用应急技能。
师生有序疏散、撤离至地下人防工程
学校医护人员自救互救讲解展示
学校副校长刘朝雄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通过演练可提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,助力师生在实际危险来临时沉着冷静、科学应对,保障生命安全。此次防空疏散演练具有重要意义,学校师生掌握了防空警报信号规定及紧急避险疏散程序、路线,强化了全员防空安全意识、应急意识与国防观念。演练全程恪守“安全第一”原则,充分体现人文关怀。学校今后也将进一步加强前期人防警报相关知识普及工作,为此类活动顺利开展夯实基础。希望广大师生以此次演练为契机,将所学应急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,时刻保持警惕,持续提升自身安全防范能力与应急处置能力。
此次防空疏散演练的顺利开展,不仅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能力,更强化了全员抗风险和忧患意识,有效预防、正确处置各类安全事故,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有力支撑。(周小琪、郭松/摄)